
在IT技术领域,shim这个术语指某个兼容性解决方案的代码包。但它经常被人们错误地写成shiv。JohnResig(jQuery的创始人)在一篇博文中使用了shiv这个词(http://ejohn.org/blog/html5-shiv),但我们认为他所指的很可能就是shim,从CSS角度来看,这个header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Logo定义为float:left,hi和h2之间的垂直距离被轻微缩短,副标题采用斜体。
正文(article)内容
article元素对应Web页面中的一个独立区域,该区域可包含新闻、博客文章之类的内容。范例中的博客内容就是由article元素组成,该article元素包含了一个点缀页面的img元素、作为标题的h2元素、标记创建日期和版权的time和address元素,以及3个用q以及cite元素标记的文档核心段落。
出于某些原因,页面右上方列出的Google及Opera的统计代码没有书写成HTML5,因此也没有使用content元素。这个博客内嵌了一个环绕式的div(见图),因此只能包含一个article:
根据定义,address元素包含联系信息,然而它常常被人们错误地认为,仅对应邮件地址。实际上联系信息不仅包括邮件地址,还应包括名字、公司、地址等相关信息。如需单独表达地址,规范推荐人们用p来代替。address元素作用于与其最近的article元素,若不存在article元素,则作用于整个文档。time元素根据其pubdate以及datetime属性,共同形成文档的时间戳。有关time元素,你可以在2节中找到更多详细信息。
如果article元素是相互嵌套的,原则上来说,内嵌article应与外部article有着相同的主题样式。在这里,这种嵌套体现为在博客中加人相关博文评论的子文章。
考虑到CSS样式,article需要用到display:block,这样内容宽度就会被缩减到环绕div的79%,同时div通过clear:left以抵消logo的float:left。address中的作者信息默认被显7K为斜体格式,这并非由em造成。图片被float:left固定在左方,文档由align:justify调整结构,引用部分加入了q元素。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,尽管引号标记并非标记语言的一部分,但配合CSS伪元素before和:after,浏览器仍然能为q元素生成合适的样式。
CSS符号语法再一次反映了标记规范:
/*Stylerulefortheq-element:*/q{display:inline;}q:before{content:,s,;}q:after{content:}
本文由乐华网络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
宁波网站制作www.leseo.net